This topic has 0 replies, 1 voice, and was last updated 17 years, 9 months ago by 匿名用戶.
- AuthorPosts
- December 30, 2005 at 3:22 am #79920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e爸e媽們,當您耳聽孩子們之間的對話時,是否常常聽見話中夾雜著毫不相干、令人摸不著頭的術語?
活在e 世代,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首先要從語言互通、正確解讀開始。開闢與e世代兒女在語言上溝通的管道,避開雞同鴨講的情境,以期達到順暢的親子對話。
這篇特別為講台語的家庭撰寫,本著《孫子兵法‧謀攻篇》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怠」的精神,期望您也能在家中享受到「知己知彼,百讚百勝」的功效。
電子郵件篇
小女子阿嬌曾在2002年暑期寫了第一篇《e爸e媽也瘋狂》,與e爸e媽們學習監看兒女電子郵件時,電腦上經常出現的縮寫字( abbreviations)。(e爸e媽也瘋狂──電子郵件篇一文網址:http://www.julia4christ.org/JPedaema.htm)
其中,與台語相關的縮寫字( abbreviations)均未提及。現在,坐穩嘍!ㄚ嬌要用台語「開講」(開槓,聊天)了!
當年齡漸長,最明顯的莫過於人與人見面時的稱謂。記得我的二哥在唸高中時曾說,哪天在街上遇到小孩子喊他「OGS」(歐吉桑),他一定要摳緊食指,往他前額狠敲一記。
雖然,一旁唸國中的我,只是哈哈大笑,心中也想著「OBS」(歐巴桑)的稱呼永遠別臨到我!
女仕優先
沒想到活到了e世代,新興稱謂花樣百出,而且文雅多了。對長得很正點的女性,喊她「小阿姨」(歐蕾廣告);對長得很正點的女老師,暱稱「小桃子」,哈!絕不至於被「KTV」(K你一頓、T你一腳、再比一個V字形的勝利手勢)ㄉ啦!
若妳是屬於噸位稍大型的,一定不喜歡別人說「FDD」(肥嘟嘟)。正如外省老兵被人叫「LOA」(老芋仔)一樣不舒服。
漂亮的小妞、長得「SDD」(水噹噹)、「BPP」(白碰碰,台語發音,皮膚白皙)的女生,叫她「美眉」,絕對不會有「茶包」(trouble)(麻煩)。
美的定義因人而異,長得「IN」(正點,OUT的相反)、「CHIC」(靚)的滿街都是。
不是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嗎?除非「PDG」(皮在養,台語發音),注意!「MGG」(醜斃了,台語發音)三個字母組合字,避免使用。
不知是為了不淪為「SPP」(俗斃了,台語發音),抑或是女權運動的效應,有些「UK」(幼齒)、「LM」(辣妹)學男生,有事沒事、三不五時、開口畢口都是「TMD」(他媽的) 。
朋友圈中出現一個「BMW」(長舌婦,Big Mouth Woman),鐵定「AKS」(會氣死,台語發音)。
SYY(爽歪歪)、CBA(酷斃了)、CKK(死翹翹)、Lubinton(路邊攤,LBT是全國最大成衣品牌)、PMP(拍馬屁)……都是用英文發音的台語。
還記得那一句:「HIGH(激烈,興致高昂)到最高點,心中有……」嗎?。
以上幾個字都很HOT(當紅)。什麼!開始有人有「HOT」(火辣)的感覺了?!
腦筋急轉彎
很騷的女生叫「燒餅」,反應超慢的就叫「恐龍」。
花心的男生稱「油條」,喜歡裝可愛的叫「小籠包」(源自於網路接龍笑話──包子與麵條)。
喜歡當電燈泡則被稱為「飛利浦」。
倒數第一名的人是「爐主」、倒數第二名叫做「顧爐」、倒數三四名則是「扛爐」。
至於,「好野人」可不是野蠻人,而是「有錢人」的代名詞。
明天有「模擬考」時,記得嘟著嘴說成「morning call」。
小男生一天到晚向人要「小雨衣」(保險套)絕不幹好事;女生向人借「蘋果麵包」(衛生棉),也不是真的肚子餓了。
罵一個人很不上道是「機車」,有夠「GGYY」,或是「龜毛」(咕摸,台語發音)。
至於,比機車更機車的人,以「火車」稱之。
聽ㄚ嬌說了一大堆,您一定開始覺得很「芝麻」(煩)了。
阿利瑪……
為了言所欲言,ㄚ嬌我只好「莊孝維」(裝瘋賣傻)嘍!
請別那麼快就說我「芭樂」(很不上道),更千萬別說我是「香蕉你個拔辣(芭樂)」(妳鬼扯)。什麼?才剛開始,您就說「哈姆雷特」(太高深了,聽冇啦!)
動不動就說別人是「甘乃迪」(好像豬)的,實在是有夠「陳水」](欠扁)哦!
小心!很多人都會牙養養地想「柯林頓」(K你一頓)。
看 你,「英英美代子」(閒閒沒代誌)不務正業;我忙得要死,「利瑪竇幫幫忙」(你也倒幫幫忙) !
什麼?你也很忙,我看你,根本是「宮本美代子」(根本沒代誌)。
拜託!拜託!「阿!利瑪幫幫忙」(啊!你嘛幫幫忙) !
阿拉伯數字
講到阿拉伯數字,您可千萬不要「184」(一輩子)當「123」(木頭人)喔!
情竇出開的男女朋友,電子郵件偶然會出現「530」(我想妳 / 你)。
小男生小女生動不動就報數「5201314」(我愛你一生一世), 那真是有夠「56」(無聊)的了。
請不要開口閉口、逢人就說:我要「880」(抱抱你)、我要「770」(親親你)。
「2266」(離離落落,台語發音)講了一大堆,還是看不懂?
您真是有夠「286」(反應慢,落伍囉!)(電腦出局機種)的ㄋㄧㄝ!
聽,「469」(死老猴,台語發音)!是不是有人在叫您了!?
什麼,我是「438」(死三八)?!還不是你跟那人「729」(不來電,七月二十九日晚全台大停電),找我出氣。
ㄅㄧㄤˋ(勁爆)的台語走音
別忘了,台灣國語有其獨具的魅力風格,想偽裝成台胞的人,首務之急是先要學會「走音」。
提到走音,那學問可大著咧!聽我ㄚ嬌慢慢道來:
「3Q」是英文Thank you(謝謝你) 的走音。至於,「醬子、釀子」(這樣子、那樣子)「粉」(很)難用三言兩語就教您「了改」(了解)的啦!
哈日的走音,就必須先對日語有初步的概念;因為,小女子ㄚ嬌對日語不是很懂,說起來就有點「監介」(尷尬)了。
稱讚您家中的小寶貝時,記得說:「卡哇依」(可愛);「紅豆泥」(真的嗎)?當然,是真的。
您看,那小子「很安室」(很野!)說也說不聽;我想,他是「皮卡丘的妹妹(或弟弟)」(皮在癢)。
「扛八袋!」(加油囉!)很快地,您將成為解讀走音的高手嘍!
白癡造句
青少年次文化中,有的是負面與粗俗的字句:
說一個人很「賢慧」絕不是好事,而是「閒閒在家什麼都不會」。
甲跟乙很「隨和」也絕非好現象,而是「隨便說說就一言不合」。
說一位女孩子長得「不錯」更不是讚揚,而是「長的那麼醜,不是她的錯」。
說我「可愛」,其實是「可憐,沒人愛」。
兩個人好到到處宣揚他倆的「姦情」(堅定不移的友情); e世代真是有夠前衛,有夠「天才!」(天上掉下來的蠢才!)。
聽到這裡,您幹嘛大喊:「天使!」(天哪!讓我去死吧! )
聽不懂沒有關係ㄉㄧˋ,只要您謹記得在女生面前,下面兩個名詞可千萬別亂用──
一個是,嘿!妳打扮得好「動人!」(動不動就要男人!)
另一個是,妳真是天下第一「美女!」(發霉的女生!)
歪打正著
每當競選後,大街小巷一片「凍蒜」(當選)聲。
您可知道目前台灣最「ㄘㄨㄚˋ」(當前最時髦的 )的用詞是什麼?還有,哪幾部電影最「ㄏㄤ」(熱門)?
好「ㄒㄩㄝ」(遜、丟臉)喔!我自己不是很懂,但也「ㄏㄠˋ朽」(奢望、垂涎) 知道多一點。
為了少「ㄒㄩㄝ」(丟人現眼)了,也應該「ㄌㄧㄠˇ改」(了解) 「ㄌㄧㄠˇ改」(了解)e世代青少年次文化「ㄉㄧˋ」(的)常用字號。以下都是一些非常不文雅的用詞,論及規則,不外是英文發音的轉變,或是台灣國語式的變調──
心裡罵人「媽的!」,嘴巴卻說成「泥巴」(英文發音MUD)。
罵女孩是「笨蛋、白癡加神經質」,就說是「蛋白質女孩」。
明明是在罵人「你騷貨!」偏偏將那見不得人的難聽話,藏匿在「您稍後啦!」背後,這種創意,好像有點變態。
至於國中生喜歡將「胸罩」說成「椰子殼」,一點美感都沒有。
當學業成績不好,拿丙等時,就算是在大庭廣眾下,還敢大聲地說:我拿到「手提箱」(形狀像大「丙」)!怎麼一點也不覺得「監介」(尷尬)。要是我,「三好加一好」(四(死)好;乾脆死了算了)。說到這裡,我聯想到阿美和阿雄的愛情故事:
阿美的「鎚子」(男朋友)阿雄非常地「白目」(不識相),而且有點沒水準,動不動就以「哭餓」啊!(音:靠腰)(鬼叫鬼叫)「哭父」啊!(音:靠背) (如喪考妣)當開場白使用。
阿美雖然話多了些,這個「潘ㄋㄟ」(笨蛋、冤大頭 )加上「米苔目」(超級不識相)的阿雄,還嫌人家一天到晚「碎碎念」(嘮嘮叨叨、嘀嘀咕咕)。
這個阿雄「那A阿內?」(怎麼會這樣?),我看他是「起笑」(發瘋)!「花轟」了!
另類邏輯
提到另類,那可是毫無規則可循。
當您聽見年輕人氣忿忿的說「蕃茄炒蛋」,他可不是肚子餓了,而是難聽話「他媽的,混蛋!」
「搓糢糬」是交女朋友;「種草莓」是脖子上被留下吻痕了!
若聽見有人要「做蛋糕」,記得!不要流口水,因為,它和「種芋頭」(便便)一樣,都是(上大號)。
有人正在聽音樂,卻說:「洗耳朵」;大夥要去「看電影」就說:「洗眼睛」。
至於要「洗胃」可不必上醫院,打開冰箱就可以「喝可樂」啦!
吃得津津有味時,說一句:「這個不錯吃」(這個味道滿好的),保證讓您家的寶貝跌破眼鏡。
當他穿著打扮合時合宜時,順口溜一句「那個不錯看」(那個滿好看的),保證皆大歡喜。
好啦!ㄚ嬌《e爸e媽也瘋狂──台語篇》一文就在此擱筆,下回再聊。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