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花落誰家, 已有分曉, 得獎人為法藉華裔作家
高行健. 現年六十歲的高行建, 生於中國. 父親為有穩定高收入的銀
行職員, 母親則為演員. 而他本人則從事小說創作, 水墨繪畫及戲劇
創作, 其劇作品更是享譽歐洲.
高行健經歷過中國文革及逃亡法國的孤獨旅程. 作品中也滲入了他個
人經歷中對個人自由和心靈歸宿的探求. 而由於他的背景, 今次獲獎
的高行健雖是首位華人得此殊榮. 但中國政府對此事低調處理, 並且
質疑此次獎項頒發的政治目的, 對高行健獲獎大有不以為然之感.
我未有看過高行健的書, 只在信報看過一點簡介, 其中提到獲獎著作
《靈山》的寫作手法, 以嶄新的技巧將舞台的戲劇手法帶進小說中.
而作者在小說中的角色對自我的省思及對自由的追求, 反覆不斷的
探討自我認知的價值, 並以此新穎手法帶出這個效果, 這點我以為
就是他能得到評審委員會垂青的原因.
不得不提的一點是, 高行健本身為法文學士畢業, 本身對法文精練
閒熟, 更是翻譯家, 親自著手翻譯此回得獎作《靈山》.
同時兼具作家和翻譯家的身份, 相信是他能獲獎的重要因素.
他的作品中所追求和尋採的深度和範疇, 很多都建基於他在文革和海
外流放的經歷, 這些經歷, 在中國不少作家也有, 但能以歐洲語文精
準完美的翻譯出這種意境, 並保留原作者的寫作手法者, 相信寥無幾
人, 高行健對中法兩語融匯貫通, 親身翻譯, 讓作品中的意境, 手
法, 以及文學價值完全反映出來, 我想是他是次得獎的重要因素.
雖然這次得獎被說成爆冷, 在內地更染上澴厚的政治色彩. 但我想,
以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 引進新的寫作手法及意識流, 帶出個人省
思及對追求自由這個仝人理想. 是高行健作品中最可觀處吧.
<P ID=”edit”><FONT SIZE=-1>Edited by soop on 14/10/00 02:34 AM.</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