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3 replies, 1 voice, and was last updated 18 years, 8 months ago by 四月.
- AuthorPosts
- May 15, 2004 at 10:14 pm #127809
四月
Participant近年,長輩間傳來的白事特別多,雖然深深明白這只是呼應著一般人類生命週期 – 老人家到了某個年紀,百病叢生;離開,已是不遠亦是自然不過的事。就算心中早有了個大概,但當噩耗傳入耳中,有了心理準備又如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卓琳坐在電視機前,看著一齣八年前的電視劇 – 天地男兒。她雙目通紅,淚簌簌而下,流過面頰,凝在下顎,再大滴大滴的落在身上,她完全沒有意識去拭抹,任由淚水沾濕自己的衣衫。她雙目直直盯著電視,腦海不斷閃出一個又一個的喪禮畫面及影像。
事隔快十個月了,卓琳一直對一生中最敬、最愛的外婆離世而抱憾;對此親人的喪禮過程、片段,更是一直深印腦海,誓藏心底。以往她絕少會因為電視或電影的劇情而落淚,但自她外婆離去後,每每她在電視或電影中看到葬禮的情節,眼中淚水便徐徐不受控的淌下。
這夜,卓琳想起白居易 的一首詩詞 – 《慈烏夜啼》-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 突覺自己比那位吳起更為不孝、更為禽獸不如。算起來,卓琳的外婆不斷進進出出醫院,已經有三年的時間。她家中各人在這三年間不斷前往泰國探望,卓琳回想:自己何曾有一次半次?
去年六月卓琳由英國回港,全家準備在七月一起飛往探望,但在臨行前五天,她的舅舅致電母親告知外婆病情有變,情況不大樂觀。因機票不能更改日期,卓琳的母親便要求卓琳及她弟弟卓希三人,另購機票先行前往泰國。卓琳思前想後,不想多浪費三千元,心想只不過差兩天的時間,便著母親及卓希兩人先行一步。臨往泰國前一夜,母親告訴卓琳上個月外婆病情明明好轉,終可以下床走動、看電視,但不知為何突然又…卓琳聽後心頭一凜,一股不安感覺籠罩全身….她喃喃自語:「不會吧…這不會是迴光返照…不會的…..」母親立刻追問卓琳呢喃什麼,卓琳心知母親因為外婆三年來情況時好時壞,而變得沒有警覺和心理準備,她不想母親這次同樣抱了極大希望,最終失望時只會令她愈加傷痛,便毅然坦白告訴母親外婆這次未必捱得過。母親聽完卓琳這一番迴光返照的言論後,面如死灰呆立當場,不斷反來覆去說著同一句話:「沒人再疼我了……以後再沒人疼我了….」看到母親如斯反應,卓琳著實心痛不已,亦懊悔自己把這番說話告訴了她。
第二天下午,卓希和母親抵達了曼谷,因為舅舅阿姨全都要留在醫院陪伴外婆,所以只著了司機前來迎接。卓琳的母親憂心忡忡,一步出機場大堂,遠遠望見大舅的司機,便指向停車場示意司機立刻帶路,但自己則一個箭步步往停車場。一上車,卓琳的母親便不斷催促司機儘快駛往醫院。(待續)
- May 17, 2004 at 12:18 pm #78946
四月
Participant經過約四十分鐘車程,車子終於駛抵醫院。車子倘未停定,卓琳的母親已推車門而下。卓希趕緊跟在母親身後,兩人急不及待,棄升降機拾級而上。他們推開一扇又一扇的門,直往外婆的病房奔去。
卓希和他的母親到了病房門外,只看見舅舅、舅母、阿姨、姨丈一干人等淚眼汪汪的站在長廊,或飲泣、或傾談。二舅、阿姨等一看見母親,馬上迎上前,著母親立刻進入病房。卓希及母親一推開房門,看見大舅和大姨正陪伴在外婆側。
映入眼簾的,是身上、手上、頸上…各處插滿大大小小管子,接駁著幾台電子輔助儀器的外婆;她手上、頸上均滿佈針筒遺下的洞子或為插管子而開的傷口…身上幾近沒一處完好的皮膚。此情此境,卓希看在眼裡,鼻子一酸,眼圈兒登時紅了。他慢慢走到外婆身邊,叫了外婆一聲後,便站在一旁;母親則二話不說撲上病榻前,緊緊握著外婆的手嚎啕大哭起來。
三年進出醫院的日子,外婆經過大大小小,或長或短的手術,她所受的痛苦實不足為外人道也。近一年,她完全不能言、不能語;不能吃、不能喝;不能走、不能動…活像半個植物人。慶幸她一直還看得見、聽得到。上個月有幾天她突然可以下床走動、看電視,家族中各人以為有轉機,均高興得不得了,但如今…
卓琳的外婆雙目緊閉,一動不動躺在病榻,只餘微弱的心跳。當時老淚縱橫的母親雖不曉得外婆是否聽得見,但還是不斷附在外婆的耳畔低語。當母親告訴外婆,她在香港那邊的外孫均安好,著她不用擔心時,外婆的手突緊緊握著母親,緊閉的雙目流下一顆顆的淚珠…她一向疼愛自己的子孫甚於一切,對於自己的血脈 – 不論是在香港或在泰國的;兒子或是女兒;外孫抑或內孫,她一向無分軒輊。雖然她數十年前選擇在泰國落地生根,但她每年必前往香港探望那邊的子孫兩、三趟,每次均會住上一、兩個月。
看著自己母親痛苦地在生死邊緣中掙扎,為人子女卻愛莫能助…錐心之痛,情何以堪?到了傍晚,大舅、大姨跟母親三人走出病房,跟他們在門外的幾位弟妹商議一番後,大舅跟母親以長子及長女的身份轉身進入病房,走到外婆病榻前跪下:「媽,我們知道你很累了!你幾十年辛辛苦苦打下這片江山,入院前還要操心,顧念這個、顧念那個。這個家、這個基業,我會一力擔負起來。你勞碌大半生,沒有享過什麼清福…現在大姐跟卓希已經來了,而你最疼的外孫女卓鈴在後天會跟大姐夫、卓琳和卓軒來看你….到時我們一家齊齊整整…你還有什麼念著的…」大舅哽咽著,話已說不下去了。「媽,你先好好休息一下,我待會再來看你…」母親眼紅紅牽著外婆的手說再見後,便拉著卓希離開病房,留下大舅慢慢地跟外婆交待一切事宜。
大姨看見卓琳的母親步出,便著她先回外婆家休息一下。母親耍手說:「不了,我們已訂了酒店。而且你的大姐夫、卓軒、卓鈴和卓琳後天就到。你自己有自己家庭,別忙著招呼我了。」大姨聽畢,問明那間酒店後,便致電吩咐大舅的司機把母親的行李先送往酒店去。自己則駕車載母親和卓希先行往吃晚飯,再帶他們回酒店。抵達酒店沒多久,大姨的手電響起,是二舅。他告知:外婆病危,速回醫院。
大姨偕同她的大姐和卓希飛快的趕往醫院。卓琳外婆的子孫、親屬朋友相繼到達,一時間長廊擠得水洩不通。後來醫護人員指示只允許直系親屬進入。晚上九時五十分,子孫合共二十多人聚在病房中。房中各醫護人員正在極力搶救已陷於昏迷,進入彌留狀態的外婆,大家心中既焦急又憂慮,不斷望向外婆及跳動波幅正變得愈來愈慢、愈來愈小的心電儀器。
不久,「嘟….」的一陣長響過後,搶救不成的醫生宣佈外婆於晚上十時正撒手塵寰。病房內立時哭聲震天…子孫一眾,撲將上前,不斷呼喚著外婆…(待續)
- October 22, 2004 at 2:46 pm #117272
四月
Participant「卓琳,你的朋友Helen、嘉儀也可真奇怪,快晚上十時半了,還特地從旺角跑入元朗找你吃夜宵!」「沒辦法,Helen要\”避情\”嘛!早跟妳說了她的男友是個騙子!當初若非他行為古怪、眼神閃爍,私下跟Helen說的話像\”大話西遊\”,我跟嘉儀又豈會查探她男友的背景?現在總算及時\”拯救\”了她! 唉~那廝說的話,只有Helen這傻妹子會相信! 」卓琳搖搖頭,續說:「被欺騙已經很可憐,現在還要\”摸黑\”離家出走,以防會被她男友找到…對了,姐,她倆今夜會在我們家留宿,你經常口不擇言,待會記著,別亂說話、亂發問、亂…」卓鈴眼見卓琳像手執演講辭般滔滔不絕、沒完沒了,便立時打斷了她:「行了行了,別嘮嘮叨叨,這個又那個的,我不是小孩子,說話懂分輕重的!」卓琳雖然一直頗欣賞姊姊卓鈴直率、坦白的個性,但深明始終\”崩口人忌崩口碗\”,所以卓琳不得不事先囑咐她一下。「姐,就是對面的那間料理店,車子就先泊在這吧。我現在致電看看嘉儀她們到了沒有。」卓琳撥過這一通電話後,跟卓鈴道:「姐,她們約十至十五分鐘後到。我先下車確認店子打烊的時間吧。」「那好,我們就在車中等候吧。對了,不知道外婆現在情況如何,我現在先致電回家問問看。」
卓琳下了車,步向那家料理店,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料理店十二時正打烊,距離時間尚有四十分鐘。卓琳邊走回車子邊想,店子老闆既然不介意晚一點關門,那就不用找別家食店了。她剛拉開車門坐下,就看見卓鈴神色有異,拿著電話的右手不斷顫抖著。昏暗的車廂中透出一股不尋常的氣氛,卓琳雖隱隱感到不妥,但內心仍渴望這件\”不妙\”的事情只是自己估計錯誤而已。未待卓琳開口,一句震撼卓琳心靈,令她痛入心扉的說話已傳入耳中:「外婆她…她於二十分鐘前過身了…」一股天旋地轉的感覺驟然而生、一陣陣的痛貫徹全身。剎那間,車廂中的空氣像凝結了﹔時間像停頓了…姊妹倆坐著一動不動,她們正極力壓抑著不讓自己哭出來。不久,她們眼中盛載、流轉著的淚終於缺堤了…數分鐘後,卓琳坐直身子,拭抹著面上的淚珠:「姐,別哭了,我們先進料理店,相信她們也快到達了。」卓鈴聽後隨即抹乾眼淚,再稍稍整理一下儀容後,便跟著卓琳步向料理店。
坐下不一會,便看見Helen及嘉儀推門而進。此時此刻,卓鈴、卓琳豈會有心思看菜譜?只胡亂點了兩個\”廚師推介\”的菜,便交給Helen及嘉儀選擇。Helen飽受失戀被騙的傷痛,當嘉儀問她想吃什麼,她一言不發、一動不動,活像一副沒靈魂的軀殼。嘉儀心想:Helen的表現可以理解,但卓琳、卓鈴兩姊妹何以也…?三人各懷心事,嘉儀對著這三個反常的傢伙,一時之間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跟她們有一句、沒一句不著邊際地閒聊。這餐飯好不容易吃完, 四人便匆匆結賬離開。經過這頓飯,卓琳終感受及明白何謂「食不知味」。
回到車上,四人均沉默不語。不一會,車子已駛進停車場。四人一下車,卓鈴一馬當先步往電梯大堂﹔卓琳故意溜後,跟Helen、嘉儀說明原委,兩人恍然,Helen終於開腔:「什麼? 對不起啊卓琳…我們礙不礙著你?打擾到你們….你姊姊她不介意吧?」「咱們是相識了十多年的好姊妹,別跟我說傻話好嗎?但明天我不能陪伴你們了,後天我要往泰國奔喪,要準備及購買些物品。唉~本來是往探病的,想不到…」說到這裡,只聽見卓鈴叫喚著:「卓琳,快啊!我正按著升降機啊!」溜後的三人聞言便急步奔入升降機中。
甫一回家,卓鈴丟下一句「招呼不到,兩位請隨便,不要客氣。」後,轉身步入自己的睡房,當晚便沒有再現身客廳了。卓琳、Helen和嘉儀三人則促膝詳談直到天亮時,才上床就寢。
中午,卓琳送走Helen和嘉儀後,便跟卓軒及卓鈴前往商場、店舖購買物品。三人遵照長輩昨夜的吩咐,每人各買了三、四套白色上衣及黑色長褲以作出席喪禮之服飾。當晚各人執拾好行裝後,就各自就寢。卓琳整夜思潮起伏,輾轉反側,一直想著外婆生前的點點滴滴,她實在很想念她,很想再見她一面。卓琳不斷望向房間門口似有所盼,原來她希望外婆會回來探望她。她心想,就算等不到外婆回來,也但願今夜大家能在夢中相見。想著、唸著…不知不覺,終倦極而睡。
第二天早上,父親、卓軒、卓鈴及卓琳四人換上黑白色的裝束,懷著傷痛、失落的心情踏上這個旅程,同時亦揭開了自卓琳懂性以來,第一個親人離世的喪禮序幕。(待續)
- January 17, 2005 at 1:17 am #117728
四月
Participant踏進曼谷接機大堂,卓琳雙目遠遠瞄向人群堆中,尋找著前來迎接的母親和二舅父。她雙腳不由自主的跟著某些人群往左跑,後來又再折返,不斷的來來回回、尋尋覓覓。她心下越焦急,越想早一點兒看見母親,卻越是尋不著。還是父親眼力好,不但跟母親匯合,還把離群且越走越遠的卓琳帶回母親跟前。「媽!二舅!」卓琳強裝著若無其事叫了母親和二舅父一聲後,便如以往般緊緊挽著母親的手,一同步往停車場。雖然只不過兩天沒看到母親,但給卓琳的感覺卻像已有好一段日子,或許這兩天發生的事,對卓琳、其家人所帶來的悲痛及衝擊,實在太大了。看到母親雖然一臉倦容,幸好精神還不錯,卓琳的心下終稍稍寬了一點。
車上,父親、母親和二舅父傾談著關於外婆的身後事,卓軒、卓鈴及卓琳三人則一言不發地靜靜聆聽著。從母親口中得悉,今天靈堂中的法事下午才開始,於是車子便先行往酒店方向駛去。回到酒店,各人回自己的房間,或梳洗、或整理行裝。下午二時,卓鈴及卓琳房間的電話響起,是母親,她告知,是時候見見外婆了。
靈堂距離酒店只約十多分鐘車程而已,不一會,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廟宇已呈現眼前。車子停在廟宇外的泊車場,母親帶領著家人往其中一座廟宇的門口走去。每一座廟宇均設有三個靈堂,外婆的治喪處在最右邊。每個靈堂又分露天、外堂、內堂及茶水間。外婆靈堂那處露天的空地,擺放了一列又一列的椅子;步向外堂,則看見一邊擺放了治喪委員們的桌椅,另一邊放置了各式各樣的紙紥物品;站在外堂內堂中間的玻璃幕門前,各人均脫下鞋子,恭恭敬敬的步入內堂,並先向內堂門口的一尊佛像叩拜。叩拜完畢,父親、母親、卓軒、卓鈴及卓琳轉身步向外婆靈堂前的蒲團上跪下,治喪委員遞上清香,各人在外婆遺照前閉目,口中唸唸有詞,把心中想說的說話告訴外婆。「外婆,對不起,我來晚了…」卓琳心中還未說完這句話,眼淚已不受控地奪眶而出…「三年來,妳大部份時間在病榻上,我卻從沒有來看過妳一眼,我實在…實在枉為妳的子孫。今天我終於來探望妳了…沒想到我遲了兩天…兩天,便把妳我陰陽相隔,從此我想看妳、想在妳跟前多喚妳一聲外婆亦不能了…為什麼?為什麼妳不等等我?外婆,我知道妳三年來受盡病魔的折磨,實在很痛苦,這未嘗不是一個解脫。妳知道嗎?我實在很矛盾,我要妳多等兩天,不正是要妳多痛苦兩天嗎?我覺得這想法好自私!但我實在好想念、好想念妳,我好想再見妳一面…我有很多說話要跟妳說…我明白,若果我是有孝心,有心要來的,三年前,或兩日前的任何一天我都可以來,今天說什麼都是我不孝,是我錯了…我該死,我對不起妳…望妳在天之靈,能夠原諒我。妳對我們養育之恩,今生我未能報答,只好寄望來世;妳對我們的教誨,我會銘記於心…我希望生生世世,都能夠有福份做妳的子孫…外婆,我希望往後日子大家能在夢中相見…妳現在安息吧!」卓琳的淚,直直如豆大般的落下,當她站起來睜開眼時,已發覺視線變得朦糊不清。此時她看見家人已相繼站起,各人均雙目通紅,不斷用面紙拭抹著眼淚、鼻水。
拭乾眼淚後,母親帶卓軒、卓鈴及卓琳往擺放外婆遺體棺木的後堂走去,一邊對他們說,去多望外婆一眼吧!那知步近時才發覺棺木上已被蓋上布帛。「昨天還供瞻仰,今天卻被蓋上了。我們還是出去幫忙吧。」卓鈴及卓琳望著棺木,心中雖很不捨,卻也沒奈何。他們尾隨母親步出後堂,跟一眾親屬打招呼。卓軒、卓鈴及卓琳此時才發現,他們一直以為自己只有五個表弟、妹,卻原來近幾年來,多出了八個表弟、妹而不自知。
此時大舅父、大舅母迎上前,領著卓琳一家人往外堂看看剛送來的紙紥物品有沒有遺留。甫踏出外堂,映入卓琳眼簾的紙紥物品確實令她驚訝,當中原來除了汽車、飛機、大屋、傭人及三座戲台外,其他一切電器、傢俱物品、食品、日用品等,竟全部是一比一跟實物原大。最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大床、櫥櫃、梳化、餐桌、梳妝台等的大型傢俱,除了質料外,望上去竟跟生人所用的實物沒兩樣。那些紙紥舖師傅竟可用短短兩天時間完成此等手工,這份能耐著實令人驚嘆不已。
沒多久,幾位泰國高僧一同抵達,第二天的法事亦宣告正式開始。(待續)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