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0 replies, 1 voice, and was last updated 23 years, 4 months ago by 匿名用戶.
- AuthorPosts
- January 21, 2000 at 3:40 am #68709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地圖]
三月十五日, 星期天, 灰濛濛的天空心緒茫茫, 就業以來少有的
輕裝便服, 一壼茶, 兩只水晶, 三本書, 十顆糖, 還有一份生日禮物, 三
時許踏上巴士, 直駛往兒時的元朗. 思絮回溯時光, 翻開了回憶的地圖,
十多年前的元朗, 只剩下點與點的交接, 家. 公園. 酒樓. 幼稚園. 小學.
圖書館. 大會堂…..點與點間的線, 現在都迷糊了, 只剩下遙遠路很長的感覺. 十多年
間, 也不是沒回來過, 只是沒有特地重遊兒時記憶中的地方,元朗, 與我蠻
有些緣份. 不僅是我兒時的搖籃地, 也是對我成長有著重要影響的朋友現
居地, 亦是我首份工作的總店地址. 一小時的車程, 就在這些有的沒的胡
思亂想間, 飛快溜走, 本已斷了的線, 不但沒能再連上, 反而亂成一團.這裡是元朗的巴士總站, 這幾年間每回在這兒下車總是到朋友家
去, 這是元朗, 卻不是我兒時的元朗, 面對這很熟悉又陌生的車站, 來懷
舊的我不禁茫然. 搖一搖頭, 在回到小學時光前, 先和闊別數載的舊同事
見個面好了.數年前會考結束, 到家中附近的唱片店工作, 後來更成了兼差, 這
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 那年我剛與那家在元朗的朋友鬧彆扭了, 以往
假日都在朋友書店中渡過的我, 現正好在這兼差, 這是一家很寬敞的唱片店,
四四方方的鋪面, 三面有著淺棕色木製唱片架, 正中央放著一唱片大櫃, 唱
片擺放得整齊有緻, 三部大電視不時播放音樂錄像, 這裡的老闆, 播歌別有
一格, 不會只放流行歌曲, 老歌, 爵士樂, 樂與怒, 古典音樂也常聽到, 這
也是全區內唯一有著較齊全古典唱片出售的店鋪, 喜愛聽古典音樂的我, 很
高興能找到這份工作.才從校園出來的小女孩, 甚麼都不懂, 花了整整一個月才學會售貨
員的皮毛技巧, 空閒時, 就像尾深海熱帶魚般, 隨音樂繞著那中央大櫃轉
圈兒, 一轉就轉了兩年, 直轉到這分店結業才停下來.不長不短的兩年兼差, 聽了很多不同的音樂, 每天與不同的人照面,
笑著為顧客介紹唱片, 讓我看到很多不同的臉孔, 體會到賺錢不容易, 聚散
無常, 我在這唱片店的體驗, 也隨著它的結業而結束.才步出巴士站, 轉角處又看到那熟悉的店號, 沒作聲的步入總店,
以往的同事還在, 有點愕然的他笑著跟我問好, 說著才知道今天正好是他的
生辰, 幸好手上正有一只紫水晶, 就即場以為禮了. 一會兒後, 老闆回來了,
才回來又被我拉出去, 咖啡廳在播放老闆最愛聽的譚詠麟舊歌, 我跟我的舊
老闆, 閒閒互道這些年間的去向.五時多, 與舊老闆道別後, 正式踏上回憶之旅, 來到那陌生的大馬
路上, 輕鐵把道路斷開了, 茫然四顧, 極目尋找著記憶中的每一點. 嘿! 找
到了, 『好到底麵家』就在眼前, 這是母親最喜愛的麵店耶. 每次到『新光
戲院』看戲必到的地方呢. 可是戲院卻不見了, 才看到一點就斷了線, 亂摸
亂撞, 繼續尋找下一點.在元朗, 似乎只有吃的地方站的穩當, 陸續映入眼簾的點全是酒樓
食肆,『榮華大酒樓』, 『嘉麗華大酒樓』,『嘉城酒樓』, 『恒香大酒樓』
全都還在, 只是『榮華』的位置轉了, 十多年前不是在我家轉角的街口嗎?
現在竟也搬到這大馬路上來. 那時候吃茶可沒有排除等位的, 全都是見位即
坐, 小小年紀的我和姊妹, 那時已是 “霸位” 高手, 每回吃茶, 爸媽總叫我
們先到酒樓找位子的.記憶中的大馬路是又長又大又寬闊的, 現在怎的又短又小又狹窄的
了, 行人來來往往, 接踵摩肩, 記不起由大馬路到家的路途如何走了, 怎麼
辦呢? 沒信心找得到舊居的我, 毅然轉入小巷, 穿插間, 來另一重要地點
— 圖書館.元朗圖書館, 是市政大樓中的一部份, 市政大樓, 地面至二樓是街
市, 三樓是平台花園, 四樓才是圖書館, 這裡是我的兒時寶庫, 猶記起那時
母親帶著我們三姊妹, 申請借書證, 把我們放在圖書館中, 獨個兒到街市買
菜的時光, 自那一次以後, 我們三小毛頭每每自個兒到圖書館來, 把兒童圖
書部的安徒生童話, 格林童話, 希臘神話….全搬回家, 借書後, 更會到三
樓的平台花園蹓躂一會, 才在姊姊的帶領下回家去.有那麼一回, 我們跟媽媽到街市買菜, 也是如常的到圖書館消磨時
間, 可是, 不知怎的, 我卻離開了姊妹, 獨個兒到地下街市找媽媽了, 找不
到媽媽的我很焦急, 一眨眼間卻看到媽媽在對面馬路, 也沒多看清楚就橫過
馬路了, 一輛私家車發出剌耳的急停慘響, 在我身前不及一尺緊急停下, 那
一刻的我可嚇呆了, 車上的人, 街上的人, 紛紛走來問我甚樣了, 我呆呆的
說沒問題, 眼睛卻急著找媽媽, 也沒哭沒叫的. 才一會兒, 人群都散了, 那
形似媽媽的背影卻不知去向, 剛剛的驚嚇全沖上來, 可是找不著媽媽就得回
到圖書館去, 幼小的我, 好小心好小心的再次橫過那可怕的馬路, 這一次小
意外, 當年的我沒有跟家人說, 想是怕被責備吧, 那是我平生第一回嘗到沮
喪和失落的滋味呢.我沒有到關了門的圖書館去, 只在市政大樓繞一圈就走了, 在小巷
中輾轉往來, 心想小學生的腳程總不會太遠, 舊居定必在望了, 果然, 終於
看到通往兒時居所的那道路, 『惠康』跟『萬寧』早不見了, 以往總有春燕
歸巢的屋簷, 只剩下已倒閉的『八佰伴』, 留下來的, 只有不變的遊戲機中
心, 馬會投注站, 還有一路相遙的垃圾場和長形休憩公園.這是我最最熟悉的一帶, 那休憩公園更是兒時每天必到之地, 孩提
時的小小公園內, 我們總忙著捉蟋蟀, 螳螂, 蜻蜓還有蟬, 更會摘下那些黃
色小花, 吸啜那甜甜花蜜, 也會把竹樹的嫩葉全拔下來, 收集起來玩『煮飯
仔』的遊戲. 下雨天更會把那大片的芭蕉葉摘下充當雨傘, 全身濕透了的在
公園內四處跑.這個充滿回憶的快樂花園, 長大了的我怎看也覺得太細小了, 好驚
訝小時候的我竟能在這小小角落中渡過每一天. 回憶, 在這裏漲滿我的思海.沿著這街道, 來到兒時就讀的小學, 『元朗天主教小學』, 跟十多
年前一個模樣, 不同的, 只是隔鄰的雜貨店都關門了. 小時候, 雜貨店可是
熱鬧非常, 小孩子都擁在店前, 嚷著要買零食, 無花果, 山楂餅, 脆蝦片,
甘大枝, 膠袋汔水… 是因為今天是假日才關門嗎? 還是雜貨店都跟著這舊
區老去倒閉了.看看手錶, 快六時半了, 匆匆的再一覽四週, 找不到兒時的幼稚園
了, 兒時吃茶後必到的大公園也早已變樣, 只有當年壯碩, 如今依然的大榕
樹和木棉樹, 告訴我這就是那大公園的今貌.轉回大馬路的我, 結束了這趟回憶旅程, 匆匆趕赴朋友的生日會去.
我在元朗的歲月, 才不過四年而矣, 但每與姊妹談及, 都以為那段
時光是最最快樂的童年時刻. 我家小弟, 也是在這期間誕生的, 童稚之時,
能自由的奔走於公園間, 與大自然接觸, 到圖書館吸收知識, 與朋友們盡興
玩樂. 這些幸福, 每今思及, 也還是甜在心頭, 讓我感激生命, 感謝家人的
孩提回憶, 彌足珍貴,回憶的地圖, 隨著年月消逝, 已發黃脫色, 點與點間的線, 早已糢
糊不清, 這一趟旅程結束了, 可我沒有將新的線繪上圖上, 也沒有將已不復
存在的點刪去, 就讓這老舊地圖原樣留下, 沒有路線的地圖, 每一個地點越
發明顯, 也待日後再來仔細搜尋吧.~~~~~~~~~~~~~~~~~~~~~
思前想後, 小女子這篇拙作應放那板最合適, 最後還是
決定放在這板, 一來為這兒添添生氣, 二來這篇[地圖]花了
心思去寫. 多多指教.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