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15 replies, 3 voices, and was last updated 17 years, 2 months ago by 誠惶誠恐.
- AuthorPosts
- March 10, 2006 at 10:03 am #128328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泉聲咽危石
盧子樞
1956
紙本設色
138×68cm
廣州美術館藏盧子樞(1900~1978),別號不蠹齋主,廣東東莞人。早年隨祖父學畫,畢業於廣州高等師範學校。曾與廣州國畫界同仁組織癸亥合作畫社及國畫研究會。曾任廣東省女子師範學校圖畫教員、廣州市美術學校國畫系教授、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廣州市文物局文物鑒定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中國畫,兼長書法及文物鑒定。
盧子樞山水初宗四王,歷元四家上追董源、巨然,能得古人法度。此圖描繪山林瀑布景致,以中景為主,層巒疊翠,天高氣朗。中景中泉水湍奔射石,噴珠濺玉;近景中兩株松樹,將近景和中景連成一體,構成畫面幽深的意境。畫中筆墨精細爽利,設色溫潤,較好地表現了山谷幽深曲折、春日明媚的美麗景色,充分顯示出畫家深厚的傳統功底,以及崇尚平淡恬靜的生活情趣。(藝術點評:陳亞非)
http://www.cnarts.net/cweb/exhibit/show/100guohua/zuopin_read.asp?kind=1&nid=457
- March 10, 2006 at 10:13 am #80044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
江畔圖
盧子樞
年代 1962年作
形式 成扇
質 地 水墨紙本
尺寸 17×47cm
http://www.art139.cn/html_big5/gallery_details.php?prod_id=6319 - March 16, 2006 at 2:37 pm #118900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 - March 16, 2006 at 2:41 pm #118901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 - March 16, 2006 at 3:34 pm #118902
Louis Lee
Participant盧子樞之畫風乃元明文人畫之延續, 清虛高簡, 古味盎然。 20 世紀中國畫家, 盧子樞當稱第一。
- March 23, 2006 at 10:25 am #118912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張大千先生
張大千先生,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省內江市人。其二哥張正蘭,即是著名的畫虎大師張善子。他們的畫室名“大風堂”。張大千的一生,才華橫溢,極富傳奇,建樹甚偉,貢獻極巨,聲名遐邇。張大千幼時,家貧,曾隨母、姊、兄學畫,打下了繪畫基礎。後人重慶求精中學讀書,18歲時,張大千隨兄張善子赴日本留學,學習染織,兼習繪畫。20歲時,張大千由日本回國,寓居上海,曾先後拜名書法家曾農髯、李瑞清為師,學習書法詩詞。接著因婚姻問題,削髮出家,當了一百多天和尚。還俗後,即以其佛門法名“大千”為號,從此全身心致力於書畫。
張大千因受曾、李二師影響,曾廣泛學習唐宋元明清中國傳統繪畫,尤得石濤等大師神髓,被國內外藝壇稱為“當代石濤”。其畫路寬廣,山水、人物、花鳥、蟲魚、走獸等,無所不工。其工筆寫意,俱臻妙境。特善寫荷花,獨樹一幟。20年代,他與其兄張善子,被稱為中國畫壇的“蜀中二雄”。30年代,他與北方大畫家溥儒(心畬)齊名,被稱為中國畫苑的“南張北溥”,被國立中央大學聘為藝術教授。徐悲鴻曾盛讚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40年代,張大千自費赴敦煌,耗時三年大量臨摹了石窟壁畫,並將之宣傳介紹,使敦煌藝術寶庫從此為國人和世界廣為矚目。從此,張大千的畫風也為之一變,善用復筆重色,高雅華麗,瀟灑磅薄,被譽為“畫中李白”、“今日中國之畫仙”。
1949年,張大千赴印度展出書畫,此後便旅居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地,並在世界各地頻頻舉辦個人畫展。他被西方藝壇讚為“東方之筆”,與西畫泰斗畢加索齊名,被稱為了“東張西畢”。他榮獲了國際藝術學會的金牌獎,被推選為“全世界當代第一大畫家”,並被世界輿論稱之為“當今世界最負盛譽的中國畫大師”,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巨大榮譽。
張大千晚年,仍孜孜不倦從事中國畫的開拓與創新,在全面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基礎上,開創了潑墨、潑彩、潑寫兼施等新貌,給中國畫注入了新的活力,影響廣泛而深遠。張大千長期旅居海外,愛國懷鄉之心濃烈。1976年,返回臺北定居,完成巨作《廬山圖》後,不幸於1983年病逝,享年85歲。
http://www.lingnanart.com/chineseMaster/Master_ZhangDaQian_ch.htm
- March 23, 2006 at 10:41 am #118913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徐悲鴻: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05月14日 00:01 新浪讀書連載:非常道 作者:余世存 編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悲鴻說過:「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也。」
徐復觀批判錢穆的歷史觀,是「良知的迷惘」。
傅斯年說:丁文江是「新時代最良善最有用的中國人之代表;他是歐化中國過程中產生的最高的菁華」。在個人生活方面,他是「一位理學大儒」。
羅家倫說:段錫朋身上既有儒家氣象,又有墨家傳統。
胡適說:傅斯年是「人間一個最難得最稀有的天才」。
羅家倫說:傅斯年是元氣淋漓的人。
王芸生說張季鸞:「先生之視報業,一非政治階梯,亦非營利機關,乃為文人論政而設,而個人則以國士自許。」
江亢虎是中國最早介紹社會主義的人,梁漱溟說,他是一個善於投機取巧的人。
宋美齡遠離祖國多年,在美國度過了性格成型的時期,已經變得如此美國化,以致她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了。她的口頭禪是:「只有我的臉像個東方人」。
黃侃為人無行,時人曾有「黃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之說。
鄭超麟說:蔡和森是「囚首垢面而談馬克思主義的新王安石」。
瞿秋白說蔣光赤:「這個人太沒有天才!」
周培源夫人王蒂澂說張奚若:「完全是西方的」。
張幼儀說:林徽因是「一位思想更複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章伯鈞說:「羅隆基是一個好的在野黨議員,但是是一個蹩腳的在朝黨部長。」
張大千說:三百年來,能得倪書神髓者,(台)靜農一人也。
胡適說:吳稚暉是「中國近三年來四大反理學的思想家之一」。
曾樸自稱是「時代消磨了色彩的老文人」。
金岳霖晚年對自己學生的政治選擇仍持批評意見:「殷福生(殷海光)這個人,我非常不贊成他,他為什麼要反對中國共產黨,逃到台灣?」
http://book.sina.com.cn/nzt/his/feichangdao/47.shtml
- March 23, 2006 at 10:49 am #118914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張大千先生簡歷
張大千先生,原名權,後改名爰、蝯,小名季,號季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省內江縣人,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年幼時,就跟隨母親及長姐學習繪畫,為其畫藝奠下了基礎。從重慶求精中學及江津中學畢業後,就到日本的京都公平學校攻讀染織技術。回到上海之後,就拜曾農髯及李梅二人為師,學習書法,此時畫風以臨摹石濤及八大山為主,並深得石濤之筆意。後來又上追宋、元、明、清諸大家之精神。民國十二年,隨仲兄善子參加上海「秋英會」雅集時即席揮毫作畫,對菊吟詩,因而「一鳴驚人」,譽之為後起之秀。民國十五年,開始遊覽國內名山大川,初上黃山,並被日本漢畫學著稱為「黃山畫派始祖」。曾與黃君璧先生同遊峨嵋。民國三十年夏天,作敦煌之行,由南而北為三百零九個洞窟編號,之後即著手於臨摹上至元魏、下至西夏之千年壁畫。三十三年在成都舉行覽摹壁畫。之後曾僑居印度大吉嶺,在阿詹塔窟臨摹壁畫,並在香港舉行個展。民國四十二年,由阿根廷移居巴西,並在聖保羅附近之小鎮營建據地二百七十畝的「八德園」,園中有山有水,頗具園林之勝。後來應邀在日本東京及巴黎的「羅浮宮博物館」,舉辦其書畫作品及壁畫之展覽。並曾與西方畫壇之一代宗師畢加索共論藝。民國四十七年,曾以「秋海棠」圖,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偉大畫家,獲頒金質獎章。
於其花甲壽辰之際,開始以大寫意的風格創作,認為「七分人事三分天」,並諄諄告誡人,研究書畫,要有選擇地多讀書。民國六十六年由美返台,並於外雙溪附近籌建「摩耶精舍」,作為養老之所。曾將其珍藏之書畫及敦煌臨本,捐給臺北故宮博物院暨國立歷史博物館,並獲元首褒題「葆粹報國」之匾額。
其一生之畫風,可分為四個時期,始則石濤漸江大風八大,繼則唐、宋、明、清,再次為敦煌風俗格,晚年之潑墨則已進入世界性了。於畫則山水、花鳥人物等,無所不精。其書法則得自《鄭文公》、《泰山金剛經》之筆法,風格則凝重、奇逸剛健,兼有南帖北碑之味,又能自出新意。其在書畫上的成就,則被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與傅心畬有「南傅北張」之稱。
民國七十三年,張大千先生因心臟病復發而去世。享年八十有五。逝世後,家人尊其遺囑,將其一生所收藏之古人書畫文物贈予「國立故宮博物院」,並將其寓所「摩耶精舍」贈與臺北市政府,作為「張大千先生紀念館」。著有《敦煌石記》、《張大千畫集》、《敦煌畫冊》、《黃山前後澥詩畫冊》等書。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ZhangDaQian/Master_ZhangDaQian_Bio_ch.htm
- June 2, 2006 at 2:29 pm #119037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 - June 2, 2006 at 2:38 pm #119038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 - June 2, 2006 at 2:46 pm #119039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 - June 2, 2006 at 2:47 pm #119040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 - June 2, 2006 at 3:39 pm #119041
- July 10, 2006 at 12:11 pm #119090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 - July 10, 2006 at 12:34 pm #119091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 - July 10, 2006 at 1:09 pm #119092
匿名用戶
Participant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