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2 replies, 1 voice, and was last updated 18 years, 1 month ago by 誠惶誠恐.
- AuthorPosts
- August 14, 2005 at 12:07 pm #128227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美國新蒙昧主義的抬頭 .孫隆基
美國近年新蒙昧主義抬頭,創造論與進化論之爭呈白熱化,基督教右派狂熱分子讚美身為再生派基督徒的總統布殊立場堅定,認為唯有這樣的領袖方能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進行反擊。
人類史已踏入公元第三個千年,在美國,創造論與進化論之爭卻進入白熱化階段。這場「文化鬥爭」源遠流長,可追溯至二十世紀早期。
當時,達爾文學說已滲透美國公立學校的課程,保守的基督徒遂起而反擊。明尼阿波里斯的浸信會牧師萊理(William Bell Riley)原本是禁酒運動的健將,當國會在一九一九年通過禁酒的第十八條憲法修正案後,牧師萊理就把目光轉到進化論上頭來。同一年,他成立了世界基督教原教旨協會(World Christian Fundamentals Association),發明了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又譯基本教義)」一詞。
該會的宗旨是清算美北浸信會內部的自由主義分子,但至一九二二年,它已在全國各地討伐進化論。在肯塔基,因一票之差而未能在州眾議院中通過反進化論的法律。
由於萊理和他的同盟之努力,美南浸信會徒眾佔人口一半的田納西州於一九二五年三月通過了一法令﹕禁止在州立教育機構中「教授任何否定聖經裡神創造人的故事,而去教授人乃傳承自低等動物的理論」。一群反對者在該州的苔頓(Dayton)鎮找了一位中學老師以身試法,把它變成國際性新聞。辯方只想利用該場合作為論壇,志不在贏,因此老師被判罰款。
這是世界史上的一場名案,辯方與控方的律師團都由名流組成,控方包括曾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布賴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這位虔誠的長老會信徒譴責現代科學導致道德淪喪,與同時代中國思想界對抗科學陣營的「人生觀」派聲氣相同。布賴恩對進化論並無真正認識,卻充分理解進化論之濫用,例如藉「適者生存」名義淘汰弱者。相對布賴恩之仍具「進步時代」色彩,他的同盟者萊理牧師至三十年代則墮落為法西斯主義者,向敢於面對「猶太人─布爾什維克─達爾文主義國際陰謀」的希特勒致敬。
遲至一九六七年,田納西州才推翻了那條禁止教授生物進化論的白特勒法(Butler Act)。其實,這類條文早已形同虛設。田納西的鄰州阿肯薩也曾依樣在一九二八年制訂反進化論法,規定公立學校的教師違法者將遭解聘,但小石城的校務委員會為六五至六六學年度指定的生物學教科書,卻含有進化論一章。一位中學女老師蘇珊.艾帕孫(Susan Epperson)遂與州打官司,要求廢除反進化論法以及免於解聘,在州最高法院維持原法的情形下,最後請聯邦最高法院裁判。在一九六八年,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利用「艾帕孫對簿阿肯薩州」(Epperson vs. Arkansas)判例裁決這類禁令違反政教分離法。反進化論法碩果僅存的密西西比州也因此被殃及池魚。
有鑒於上述消極鎮壓措施已經失效,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遂改變戰略。他們一方面設法把「創造論」提升為科學理論,同時企圖透過立法在公立學校的課程裡為創造論留一席之地。戰後復興創造論的功臣是美南浸信會信徒摩理斯(Henry M. Morris)。這位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的主任在一九六一年和舊約學者維特孔(John C. Whitcomb)合著了《創世紀的洪水》(The Genesis Flood)一書,至二零零三年為止已印了四十四版。該書論證曾發生過一次淹沒全球的洪水,進化論者賴以立論的全部化石紀錄皆洪水滅世的三百天內累積成。該書至少還受到名生物學家古德(Stephen Jay Gould)的反駁。其他不登大雅之堂的如法林明(Partee Fleming)之流就湮沒無聞了。這位田納西地方英雄竟然說恐龍的化石是撒旦殖在岩層中誤導世人的﹗
摩理斯的學說重振了創造論的聲勢。一九六三年,他和一群創造論科學家成立創造研究社(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於密歇根,翌年出版定期學報,至一九七零年該社又編了一部生物學教科書,並發展至六百多會員。摩理斯則於七二年離開維吉尼亞,前赴聖地牙哥成立創造研究所(Institute for Creation Research),招收學生六百名。在一九六四年,艾達荷的一位路德派牧師朗格(Walter Lang)成立了聖經科學協會(Bible-Science Association)。
該協會出版通訊與宣傳品、到處作講演、並從一九七二年開始贊助每年東西兩岸輪替的創造論全國大會,此外就是安排田野地質學考察,由專家帶領信徒去考察人類足印與恐龍蹤跡並存的岩石、或在前寒武紀岩層中發現花粉,以便推翻公認的地質學年代。
原教旨主義分子正是認為世界的年齡只有六千年,如聖經中所涵示者。這個短時段根本無可能包容長時段進化過程﹕地球只經歷過突發的災變,例如上帝滅世的洪水。原教旨主義者否定現代科學不難理解,因為它用「自然主義」解釋一切,是膜拜受造物而不是崇拜造物主,完全符合「拜偶像」的定義。但完全遵照字面解釋聖經的作法,也令他們排斥「創造論」陣營內所謂的「有神進化論」和「一日一紀說」(Day-Age Theory)﹕亦即是《創世紀》裡的六日只是地質年代的比喻。
原教旨主義如果是前後一致的話,就應該說大地是平的,而不是一個懸在虛空中的球。即使用「科學」論證大洪水的摩理斯,結果也不得不訴諸比喻。《創世紀》裡分明說﹕水有穹蒼底下的,也有穹蒼上面的,上帝毀滅世界是把支撐天幕的柱子抽掉,兩片水合而為一。舊約創世故事之所本乃巴比倫神話,視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是一團無形狀的水。但摩理斯卻只能把這段經文解釋成地球曾被一層巨大的水氣幕包住,上帝用超自然的神力把它放在那裡,並把它刺穿。
但是,也確實有人到現在仍堅持地是平的,那就是國際地平研究學會(The International Flat Earth Research Society)。它座落於加州蘭卡斯特市,自稱成立於一五四七年(即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夕),但從它指控宇航員從月球處拍的地球照片乃騙局、又謂哥倫布其實是俄國人艾斐莫維奇(Grigori Efimovich)來看,其形成不早於冷戰年代。該會社不只主張地是平的,還說地中央是歐洲,其他的洲散於四邊,非洲則有一部分在地平線處翻了下去。有人說這個會社是挖苦原教旨主義的一場惡作劇。
原教旨主義主流雖避之則吉,乃五十步譏一百步而已。聖經科學協會即說「並無物理證據證明地球在太空中移動」,但它在這一點上採取中立,蓋「創造論的綱領無須依靠地球中心說」。然而,時至今日,仍可從基督教電台收聽到地球是宇宙之中的宣稱。連梵蒂岡都曾為伽利略事件向世人道歉,美國的原教旨主義可謂仍生活在蒙昧時代。
蒙昧勢力想把創造論納入美國公立教育系統的嘗試並不順利。他們的策略是爭取創造論與進化論在教學裡機會均等的立法。一九七九年,在明尼蘇達州議會有關創造論法案的聽證會上,他們受到開明的基督教神學家抵制。同年,加州的「創造科學研究所」控告州政府在「加州教育校董會科學教學框範」裡把創造論剔除了,在一九八一年獲勝訴,但進入九零年代後,州的教學框範大致上恢復原形。一九八零年,一位天主教徒領導的「爭取教育公平的公民團」促使阿肯薩和路易士安納通過了「同等對待法」,並導致另外十九州的州議會也出現同類的提案。但是,美國最高法院在一九八七年用「愛德華茲對簿阿癸拉德」(Edwards vs. Aguillard)判例把路易士安納的同等對待法推翻,這類立法理應壽終正寢,但它卻改頭換面捲土重來。
創造論者在「政教分離」這塊礁石上觸礁後改弦易轍,用「含智力的設計」(intelligent design)論來挑戰進化論的偶然說。這個新詞在一九八八與一九九三之間由創造論者撒克斯頓(Charles Thaxton)和約翰孫(Phillip E. Johnson)發明。約翰孫肄業於芝加哥大學法學院,後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園﹔他三十多歲的時候,心靈日感空虛,妻子把孩子拋了給他,離他而去從事「藝術政治」(這裡有搞女同性戀的暗示),造成他皈依基督教,並開始斥達爾文學說導致道德淪喪,口吻與當年的布賴恩如出一轍。
所謂「含智力的設計」就是說宇宙間有許多現象不能用偶然發生論去解釋,它們透露背後有一位設計者。撒克斯頓是物理化學家,好用DNA作例子, 認為它的排列不只是一種秩序或規律性,而是和人類書寫一般的「信息」,絕無偶然形成之可能。信息科學是當代的顯學,今日台灣也有學者用它來論證靈界的存在,於是舊日的神鬼世界被改裝成時髦的「高級信息場」。
不論東西,傳統宗教不單只必須用現代科學包裝,這類包裝還必須與日俱進,方能生存。這說明當代的神鬼思想都得披上「信息化」的外衣。一九九一年,一位前列根政府的官員查普曼(Bruce Chapman)在西雅圖設立了「發現研究所」(Discovery Institute),作為智力設計論的戰略指揮中心。它每年耗費巨資在宣傳上推動學校「課程標準」的多元化,以便爭取時間讓它豢養的四十多名科學家把智力設計論趨於完善。
一九九九年,創造論者在堪薩斯州教育董事會上佔了多數,把進化論從課程裡剔除了,待到二零零零年,教師工會和一些關心的家長開始反攻,在州董事會上扳回優勢,把「課程標準」的內容修改回來。二零零二年九月,喬治亞州考伯縣(Cobb County)的校務委員會一致通過允許教師給學生介紹各種生命起源的學說,包括創造論,以便「鼓勵批判的態度」。
進化論被指非事實
在此以前,該縣校務委員會已下令在含進化論內容的教科書每冊書皮上都貼不承擔責任聲明之標籤﹕「進化論是學說,不是事實,閱讀時得保持開放的心靈。」在二零零四年被一位家長夥同美國民權保障同盟以「違憲」告上法庭,標籤被下令撕除,上訴亦於今年五月被駁回。
二零零四年,阿拉巴馬州基督教聯盟設法讓州議會通過了一個所謂「學術自由法案」。今年想重施故技,但敵對陣營已提高了警覺,在五月三日擊敗了它的三個走私創造論的法案。但今年下半年,阿拉巴馬州教育董事會還得決定是否繼續在中小學生物學教科書上貼不承擔責任聲明之標籤。二零零四年二月,俄亥俄州教育董事會不顧各科學團體的反對,通過了「進化論的批判性分析」教學大綱,已經引起了官司。同時,堪薩斯案還沒完沒了,至今仍在聽證中,因為,在去年的州教育董事會的選舉中,蒙昧勢力又捲土重來,佔了多數席。密歇根、明尼蘇達、新墨西哥、賓夕凡尼亞等州也發生同類論爭,而此風正在席捲全國。
目前,發現研究所在其網址上宣布將於六月二十三日在首都斯密孫機構的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放映一部宣揚智力設計論的電影,並謂也獲得博物館的贊助,云云。收藏大量化石的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歷來都是進化論的重鎮,當《紐約時報》問及贊助一事時,博物館發言人說該館政策從不容許「宗教與政治黨派活動」,但對方既然付了一萬六千美元租場地,說共同贊助亦無不可。
基督教右派近年在全國各地同時發動「百團大戰」,是布殊時代的特色。基督教狂熱分子已經滲透美國政府最高階層﹕布殊本人就是再生派基督徒。面臨回教原教旨主義的挑戰,不少美國人慶幸他們的領袖有絕對主義的信念,不像歐盟的領袖是道德相對論者,蓋唯有立場堅定方能對伊斯蘭進行反擊。■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report/creationism.txt
http://www.yannan.cn/data/detail.php?id=7249 - August 16, 2005 at 2:55 pm #79724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空想設計論想擠入美教學大綱挑釁達爾文
著名的「猴子審判」(美國田納西州中學教師John Scopes因教授達爾文的進化論受審)過去已經77年,堪薩斯州投票決定把進化論排除在科學教材之外已經3年,今天,一個被稱為「智能設計」Intelligent Design)的理論又在俄亥俄州又把達爾文的理論推到了辯論台上。
「智能設計」理論的支持者認為,俄亥俄州的教材裡應該加入如下語言———達爾文的理論並沒有得到證實,正在受到其他理論的挑戰,其中包括「智能設計」。該州昨天上交的複審的教材大綱草案內排除了《進化論》之外的對立理論。
在俄亥俄科學教材文章撰稿人的隊伍裡,Robert Lattimer(羅伯特‧拉蒂默)是支持「智能設計」的極端少數。他說:「沒有理由不讓學生們了解圍繞進化論的爭議。」該大綱標准的支持者認為,「智能設計」理論毫無科學依據,因此沒有必要提及。
俄亥俄的辯論點燃了對達爾文《進化論》的挑戰,它還將成為第一個涉及「智能設計」理論的公開辯論平台。評論家認為「智能設計」理論實際上是在微妙地將宗教信仰灌輸入科學。
《達爾文受審》
1991年,伯克萊加利福利亞大學法律教授Phillip Johnson(菲利普‧約翰遜)出版《達爾文受審》(Darwin on Trial)一書,標誌「智能設計」理論的誕生。Johnson認為動物植物的構造太複雜,因此證明生命只能是高智慧設計師的產物,而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然而,該書並沒有進一步交代誰可能是這位偉大的設計師。
Lehigh大學的生物化學家Michael Behe(邁克‧貝)撰寫過另外一本關於「智能設計」理論的書《達爾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他說:「這就像撿到一個收音機,以為它很簡單,打開一看才意識到它有許多複雜的零件,單憑這些複雜的構造,你就知道,它只能是智慧的作品。」
Lattimer估計俄亥俄40人組成的教材編寫小組裡,有6—10人贊同加入關於「智能設計」的文字。他希望州教育董事會推翻教材大綱草案,投票通過加入「智能設計」段落。
俄亥俄Lebanon高中科學教師Scoot Charlton(斯各特‧查爾頓)也是教綱編寫小組成員,他擔心這一爭論將使俄亥俄州成為笑柄。
Charlton 說:「我擔心,我們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笑話,甚至成為比超堪薩斯州更大的笑柄。」(Charlton指的是3年前,圍繞進化論的爭論,使堪薩斯教育董事會把《進化論》從大綱中刪除。第二年,選民投票將力主刪除《進化論》的3名教育局保守董事趕下台,重新把《進化論》補進州教育大綱。)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教育學教授David Haury(大衛‧豪瑞)認為,科學是由理論構成的,因此以沒有證實為由,剔除《進化論》是不公平的。他說:「在科學領域,沒有已經證實的理論。如果說《進化論》沒有經證實,那你也得承認《重力理論》未經證實。而《進化論》是比《重力理論》更加強有力的理論,是公眾有權了解的科學觀點。」
宗教組織煽風點火
在「智能設計」理論的背後有一個叫發現協會(Discovery Institute)西雅圖組織。該協會自稱是「智能設計」的智囊團,它積極煽動媒體和公眾對「智能理論」的興趣,點燃了俄亥俄的爭端。該組織的部分資金來自一些基督教基金會。
該協會最近公布了兩名俄亥俄州議員的觀點,兩人宣稱,美國總統布什去年1月頒布的一條聯邦法律,號召教學大綱中包括支持和反對《進化論》的兩種理論。俄亥俄是總統的「一個也不留下(No Child Left Behind)」法令頒布後,第一個頒布新教學大綱的州。
布朗大學的生物學教授Kenneth Miller(肯尼斯‧米勒)參加了俄亥俄州辯論的聽證會,否決了兩名議院的說法。他指出,在實際法令中根本沒有關於《進化論》的文字。事實上,是該法案的聯合協商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了《進化論》爭議。Miller說:「他們是在拿事實玩游戲。」
撇開法案的語言技術細節,從幾個回合的交鋒來看,即使州教育董事會否決將「智能設計」寫入教學大綱,俄亥俄州政客也可能插手。
不像過去那些企圖將宗教創世紀理論加入中學課本的運動,「智能設計」的支持者否認他們與宗教的關係。Behe說,設計論指出了達爾文《進化論》的弱點,試圖呈現世界演進的最佳解釋。在他看來,該理論的解釋是不解之謎這一事實倒是題外話。
1991年,伯克萊加利福利亞大學法律教授Phillip Johnson出版《達爾文受審》(Darwin on Trial)一書,標誌「智能設計」理論的誕生。Johnson認為動物植物的構造太複雜,因此證明生命只能是高智慧設計師的產物,而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然而,該書並沒有進一步交代誰可能是這位偉大的設計師。
在「智能設計」理論的背後有一個叫發現協會(Discovery Institute)的西雅圖組織。該協會自稱是「智能設計」的智囊團,它積極煽動媒體和公眾對「智能理論」的興趣,點燃了俄亥俄的爭端。該組織的部分資金來自一些基督教基金會。
「在科學領域,沒有已經證實的理論。如果說《進化論》沒有經證實,那你也得承認《重力理論》未經證實。而《進化論》是比《重力理論》更加強有力的理論,是公眾有權了解的科學觀點。」
《南方都市報》 2002年4月03日
- August 16, 2005 at 2:58 pm #118661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當代「猴子審判」再現美國神創論死灰復燃
堪薩斯州進化論聽證會抨擊聲中慘淡收場2005年5月17日1:1
本報綜合報道一場關於美國堪薩斯州公立學校應該如何教授進化論的聽證會13日在該州的托皮卡落幕。在最後陳述中,為進化論辯護的律師抨擊了該州教育委員會和「智能設計論」支持者的反科學傾向。這出鬧劇不僅讓人想起80年前發生在美國田納西州的那場「猴子審判」。
吸引世界眼球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在這場聽證會的最後階段,代表支持進化論一方的律師佩德羅‧伊利戈納加雷連續發言兩小時,批評「智能設計論」者和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他說,這些人沒能承擔起對堪薩斯州孩子和未來的責任,這「令人感到悲哀」。
這場聽證會是從5月5日開始的。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針對該州的學校該如何教進化論,連續聽取社會各方面的觀點,並可能在今年6月修改該州的教學大綱。聽證會不僅引起全美國的關注,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來自加拿大、法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的記者都在現場報道。
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提出的質疑是,達爾文的進化論能否作為一個真理出現在學校的科學課本中?是不是應該在課本或參考書中「平衡」反映一下相反的意見,比如「神創論」或者「智能設計論」?
反映政治氣候
進化論在堪薩斯州命運的反覆與該州政治氣候密切相關。1999年8月,保守派佔主導的州教育委員會首次將進化論從州教學大綱中刪除,第二年保守派就在州選舉中下台,新一屆州政府將進化論恢復。而現在的州政府又是保守派,出席聽證會的3名州教育委員會成員,都是宗教色彩濃厚的保守派成員。
美國科學界主流對這場聽證會採取了抵制態度。美國科學促進會帶頭表示,堪薩斯州教育委員會的立場已傾向於反進化論,這是「對科學的攻擊和破壞」,因此全國和州一級的科學組織不會派出一名科學家出席聽證會。
5月8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為這一聽證會發起的一項網上民意調查顯示,有56%的人說「進化論是一個完善的科學理論,目前的教學不需要修改」﹔但還有44%的人認為「許多美國人質疑進化論,而教育應該反映不同的信仰」。這表明,即使在科學發達的美國,科學教育要深入人心也不是那麼容易。
■交鋒
「猴子審判」
在進化論已被普遍接受的今天,生命起源問題近日居然在美國再次引起激烈紛爭。美國媒體評價說,這幾天「全美國的眼球都被吸引到了堪薩斯」,「上帝和科學又在堪薩斯鬥上了」。由於這場聽證會的氣氛很像一次審判,媒體往往將其與80年前著名的「猴子審判」聯繫起來。
1925年,美國田納西州代頓市的中學教師斯科普斯被「神創論」的支持者告上了法庭。原來,當時田納西州的法律禁止在中學講授違反《聖經》的理論,而斯科普斯卻違反這條法律講授了進化論。
「神創論」的支持者把進化論歪曲簡化成「人是猴子變來的」,因此那場審判又被稱為「猴子審判」。儘管斯科普斯最終承認他曾經違法,但「神創論」的荒謬卻在審判過程中顯露無遺。
■盲區
「智能設計論」
1925年的「猴子審判」暴露了「神創論」的荒謬,到上世紀70年代,原先禁止講授進化論的美國部分州,已經取消了不合理的法律,在中學的科學課程上,「神創論」幾乎已銷聲匿跡。
不過,進化論的反對者一直沒有停止活動,在美國的堪薩斯、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和俄亥俄等州,爭議始終存在。「神創論」被科學界反覆駁斥之後,「智能設計論」又冒了出來,並要求在科學課程中得到「平衡介紹」。托皮卡的聽證會,就是這類交鋒的一個延續。
所謂「智能設計論」,是「神創論」已被進化論證明為荒謬之後興起的。它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如此複雜,一定是由某種高超的智慧設計而成。科學界人士認為,這實際上是「不說神的神創論」。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2005/0517/[email protected]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