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0 replies, 1 voice, and was last updated 18 years, 4 months ago by 誠惶誠恐.
- AuthorPosts
- May 15, 2005 at 7:27 am #79604
誠惶誠恐
Participant<font color=”#dc143c”>哪裡是人類文明第一城?</font>
10/15/2004/12:29 華夏經緯網最早的人類文明遺址,一直被當今考古學界認為是今天伊拉克境內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兩河流域,這裡至少在公元前 4000 年就出現過燦爛的文明,比希臘文明早 2000 多年。但是現在,有考古學家正在試圖推翻這個觀點。他們認為兩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很可能不在兩河流域,而是源於今天伊朗境內一條偏僻山溝中的一座古城。人類文化的結晶:文字、建築、圖案、技術等就是從那座古城流傳到 1000 英里之外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雖然現在確定這些文物年代的數據還沒有出來,無法最後證實,但如果最終得到數據的支持,這裡就可算做名副其實的人類文明第一城。
鑲有寶石的城在哪裡
考古學家的這個新觀點,產生於對阿拉塔(Aratta)城的研究。
對考古學家來說,阿拉塔始終是個謎。它是一座城也是一個王國,當年阿拉塔與蘇美爾人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但是記載中的這座城一直沒有被找到,有些學者估計阿拉塔城在今天的亞美尼亞,另一些考古學家認為阿拉塔在今天的伊朗西部。
當年的阿拉塔城不但富有,還擅長工藝和技術。考古學家科恩(S. Cohen)曾經翻譯過一些發掘出來的有關阿拉塔的文字,該城的繁華可見一斑。「阿拉塔的城牆上面也鑲有寶石,城牆和碉樓都是用磚砌成的鮮紅色高大建築,磚泥采自附近長有柏樹的山上。該城由太陽神的女兒守衛,但是太陽神女兒的雕像被蘇美爾人奪走,蘇美爾烏魯克(Uruk)國王恩莫卡(Enmerkar)還向阿拉塔王挑戰,要他把最貴重的寶石、黃金、工匠送到蘇美爾人那裡。阿拉塔王說,寶石、黃金、工匠都可以送去,但是烏魯克必須用大麥來換。大麥送來了,但是,阿拉塔王拒絕兌現承諾。不久發生糧荒,阻止了蘇美爾人的入侵。」
「恩莫卡率領大軍征服阿拉塔,但是走到呼蘭(Hurum)山區就停了下來,因為一名大將病倒了,他死在這裡。恩莫卡要人把這位大將暫時埋在這兒,打敗阿拉塔王回來再取屍。但是奇跡發生了,太陽神使他復活,他走出了墳墓,在山裡轉悠成了孤魂野鬼。」
「後來阿拉塔王下令要征服烏魯克國,國王恩莫卡死不投降,阿拉塔王有一個巫師說,可以用魔術,讓恩莫卡不戰而降,但是巫師到了那裡之後,被人謀殺了。最後阿拉塔王向恩莫卡屈服。」
「當烏魯克遭到其他族入侵後,阿拉塔伸出了援助之手,送來了一批寶石、黃金、工匠,這些物資都是通過河流從水路運去的。」
從這些歷史的記載中,考古學家推斷:阿拉塔當時在軍事、經濟上有一定實力,蘇美爾人與阿拉塔的關係是既依賴又鬥爭,兩地相距不遠,通商往來頻繁。
阿拉塔憑借丘陵地勢作戰,利用河流運輸。對外交往很多,專門發明了文字用於通信和外交。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家卡爾‧卡洛夫斯基(Carl L. Karlovsky)在伊朗南部的哈利爾(Halil)河谷附近的山區意外發現了一些石雕花瓶,並懷疑這裡就是楔形文字中記載的神秘的文明之源阿拉塔(Aratta)城。
大土堆裡藏著什麼
2001 年,伊朗西南部小城吉羅夫特(Jiroft)附近暴發洪水,很多石雕花瓶隨著泥漿被沖出來,花瓶上雕刻的圖案大多是古代動物和建築,有的上面還鑲嵌著寶石。當地村民開始哄搶,當哄搶文物到了難以遏止的時候,伊朗哈塔米政府向該國最著名的考古學家、流亡法國的約瑟夫‧姆吉扎德(Yousef Madjidzadeh)教授發出邀請,請他回國主持發掘這一地區的文物。
約瑟夫‧姆吉扎德是伊朗的著名考古學家,上世紀 70 年代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念書,當得知考古學家卡洛夫斯基在哈利爾河谷附近發現石雕花瓶後,姆吉扎德深受啟發。後來他返回德黑蘭大學任教,並萌發了尋找阿拉塔的念頭。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姆吉扎德被認為有反革命傾向,被迫流亡法國。
經過艱難的過程,2003 年發掘工作終於開始。
從伊朗首都德黑蘭出發,到發掘現場要坐 3 小時飛機,到伊朗西南部的小城吉羅夫特後,再沿著哈利爾河谷驅車,用不了多久就到了。
在考古隊居住的小院子裡,二十幾個考古隊員住在兩棟水泥建築裡,房間和電腦是公用的,一日兩餐都在飯廳裡的長桌子旁吃。每天早上從 6 點鐘開始,一輛大轎車就把還睡眼蒙
- AuthorPosts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