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非典”湯品3款
<font color=\”gray\”>2003-04-30 南方日報</font>
南方網訊 中醫在治療和預防疾病上有“醫食同源”、“藥食同行”的理論,目前猖厥的非典型肺炎其病源正在加緊研究中,但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來說,積極的膳食營養和有效的藥膳飲食是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人體的體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非典型肺炎的作用,特推薦幾款藥膳的湯品──
南杏桑白豬肺湯
南杏桑白豬肺湯具清肺潤燥、養陰止咳的作用。主治燥熱傷肺,或肺腎陰虛,証見幹咳無痰,嚥幹喉燥,心煩口溫,舌尖邊紅,苔薄而燥。
[材料]南杏15~20克、桑白15克、銀花15克、豬肺250~350克。
南杏又叫甜杏仁,性微溫,味苦,辛,長於補肺潤肺燥且止咳喘,《醫學啟源》說它能“除肺中燥、治風燥在於胸膈”;桑白性寒,味甘、辛,善治肺熱咳喘而利水;銀花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豬肺性平味甘,有補肺的作用,《增補本草備要》說“豬肺,補肺,治肺虛咳嗽。”合而為湯,既可清肺之燥熱,又可補肺之不足,既可鎮咳,又可袪痰,共奏清燥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是標本同治之湯品。
[烹制]南杏、桑白、銀花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豬肺洗凈,切厚片,泡水中用手擠洗幹凈,放入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再放入清水中稍泡片刻,滴幹水。然後一起放進瓦煲裡,加入清水8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少許生油和鹽便可。此量供2~3人用,宜每周2~3次飲用。
參麥雪梨瘦肉湯
參麥雪梨瘦肉湯是清潤與清補同用的湯品,具清燥潤肺,益氣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肺燥,或氣陰不足,症見之幹咳無痰,嚥喉幹燥,鼻燥,氣逆而咳,心煩口渴等。
[材料]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南杏仁20克、雪梨4個、豬瘦肉500克。
太子參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補脾肺之氣,並生津養陰,《本草從新》說它能“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咳”。麥冬性寒,味甘、微苦,功能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藥品化義》說“麥冬色白體濡,主潤肺,味甘性涼,主清肺,蓋肺苦氣上逆,潤之清之,肺氣得保。”南杏仁性平味甘,功能止咳、潤燥,《藥性論》說能“療肺氣咳嗽”。雪梨性味甘微酸涼,有清潤肺、生津的作用,《本草通雲》說它“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是常用的清潤果品。豬瘦肉功能滋陰潤燥。湯中太子參配麥冬能調補力大,雪梨配南杏可潤肺止咳。合而為湯,清燥潤肺之力大,並能益肺氣、養肺陰。可為防“非典”時期家庭飲用之滋養性湯品。
[烹制]太子參、麥冬去心洗凈,稍泡浸片刻;南杏用開水燙後去衣;雪梨洗凈,連皮切為多塊,去核;豬瘦肉洗凈,切塊狀。然後一起放進瓦煲裡,加入清水800毫升(約8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大煲1~2個小時,調入少許生油和鹽即成。此量可供3~4人飲用,宜每周2次。
雪耳洋參燉燕窩
雪耳洋參燉燕窩具益氣、潤肺、止咳的功效,同時能提高人體的體質和抵抗力。為當今理想的清潤滋補品。
[材料]雪耳60克、西洋參片30克、燕窩90克。
雪耳又名銀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作用,是肺燥熱所致幹咳或咳血常用食療之品。西洋參性涼味甘,功能補肺氣、降肺火、潤肺燥、生津液,《本草理新》說它能“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氣虛咳喘,失血勞傷”,燕窩性平味甘,有滋養肺陰、補氣潤肺的作用,《本草再新》說燕窩能“大補元氣,滋陰潤肺”。合而為湯,益氣滋陰潤燥之力更大,對氣陰不足、肺燥咳喘之症,則補而能清,潤而不膩,是滋補型的潤肺止咳湯品。
[烹制]雪耳用清水浸開,洗凈,摘小朵;燕窩用清水泡浸,洗凈,撿去毛、雜質;西洋參洗凈。然後一起放置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開水3個小時,調味供用。如愛甜味的,可把冰糖適量與各藥物一起放置盅內燉。此量可供2-3人用,宜每周2-3次。(編輯:何靜文)
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hotspot/fzsc/yfzd/200304300251.htm